第11章 门阀桓玄谋篡位(3) (第1/1页)
正鸣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桓府内渐渐安静下来,原本热闹的宴会现场一片狼藉,到处都是血迹和破碎的器物。朱雀桥上慌乱的人群逐渐散去,只留下几滩未干的血迹,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。腊八宴就这么乱糟糟地结束了,众人或是心有余悸,或是暗藏心机,都匆匆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。
于是,桓玄立刻召集心腹谋士,商议应对之策。他们决定一方面加强城防,调集更多兵力驻守建康城,防止刘牢之和王神爱再次来袭;另一方面,派人暗中监视其他世家大族的动向,分化他们之间可能形成的联盟。同时,桓玄还打算散布谣言,诋毁刘牢之和王神爱的名声,削弱他们在朝中以及民间的支持。
两人经过一番商议,决定先联络那些对桓玄不满的世家大族,同时派人去各地招募兵马,扩充实力。他们深知,与桓玄的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,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,但为了各自的目标,他们都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。
几日后,谢家钱庄地下密室。这里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,七大家族的账房先生围坐一团。他们表面上是在清算账目,实则各怀鬼胎。
一时间,密室内剑拔弩张,火药味十足。就在众人僵持不下时,屏风后传来苍老的声音:“桓玄给各家备了投名状,不签的就填进秦淮河淤泥。”随着话音落下,七卷镶金边的地契被铺在案上,荆州良田、扬州盐井、益州铜矿……每一份都价值连城,却也沾满了桓玄的野心。众人看着这些地契,心中明白,桓玄这是在逼迫他们表态,一旦签了这投名状,便与桓玄彻底绑在了一起。
五更天,建康城头飘起桓字大旗。司马元显被捆成粽子扔在朱雀门,嘴里还塞着王神爱那只东海珠钗。桓玄踩着御街青砖走向太极殿,身后跟着七大门阀代表——除了太原王氏全族缟素。
桓玄大笑震落檐上残雪,他等的就是这一刻。当所有门阀都沾了血,便再无人能站在道德高处指责他篡位。旭日东升时,新铸的“永始通宝“被抛向人群,钱眼里的血渍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。原来,桓玄故意透露消息给刘牢之,诱导他去屠杀太原王氏余孽,以此来让其他门阀与自己同流合污,巩固自己篡位的根基。
谢晦目光紧锁桓玄背影,眼中闪过一抹复杂。他知晓,桓玄如今看似登顶,可各方暗流涌动,这场闹剧远未落幕。七大门阀被拖下水,谢家也深陷泥潭,不知何时就会被桓玄无情抛弃。他心中暗暗思索着谢家的出路,如何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漩涡中保全谢家。
桓玄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,转为狰狞。他猛地转身,眼中满是杀意:“竟敢反扑!传令,命何澹之即刻率水师封锁江面,刘毅领精锐步军守住石头城,敢有退缩者,斩!”他迅速做出部署,决心要将王神爱和刘牢之的反扑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京口营帐内,王神爱身披战甲,神色冷峻。刘牢之单膝跪地,满脸愧疚:“我糊涂,中了桓玄奸计,致使太原王氏蒙难,今日愿拼死一战,以赎前罪!”王神爱扶起他:“将军,事已至此,不必自责。如今唯有携手,方能铲除逆贼,还天下太平。”她深知,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,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共同对抗桓玄。
桓玄终于篡国成功,但却招至了天下门阀的共同讨伐,这把龙椅,上面竖着九十九根针,要么你屁股硬,要么,你就将其一根根拔掉。<!--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