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不辞颜 (第1/2页)
情何以甚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离开悬空寺的姜望,忽然有一种天下之大,不知该往何处去的迷惘。 中域、东域、北域……乃至于整个天下,明明因为三大霸主国的动作动荡不安,各方英杰参与,但一切好像都与他无关。 说起来现在这混乱的局势,似乎就是从他被定“通魔之罪”而起,他大概能算是祸源了。可暂且需要隐藏身份的他,此时倒成了看客。 浪潮滔滔,裹挟一切,他却以失踪之名,行在远岸。 不过迷惘在姜望这里,永远是短暂的。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,无非是找个安宁的地方修行。 最后他选择了昭国。 昭国在悬空寺的东方、齐国的西南方,乃是曾经煊赫一时的日出九国之一,是继承了故旸遗产的国家。 当然,时至如今,所谓的“日出九国”,已经是个笑话。 自去岁,继承了故旸最多遗产、声势也最强的阳国一路沦落,最终被一战灭国后,“日出九国”已经只剩昭、昌、旭三国。 整个东域诸国,曾经抢“故旸正朔”之名抢得有多起劲,如今与“故旸”撇清关系就有多么积极。 无他,时移世变,今日之东域霸主,其名为“齐”。 若回省历史,不难发现,日出九国之中,有两个国家都是被齐国亲手伐灭。其一曰“阳”,其二曰“明”。 阳国自不必说,大名鼎鼎的“朱禾之盟”,便是由明国而起,最后扩展至全域,齐国青牌有了横飞东域各地的权利。 如今只剩三个小国的“日出九国”,难免对齐国战战兢兢。 别的不说,三国之中的旭国,现在还陈兵星月原,因为齐国的意志,与象国对峙,随时要展开倾国之战。可谓是“抛头颅、洒热血,一片丹心献给齐”。 因而当姜望来到昭国,也就不意外满耳齐音、遍地齐衣了。 斗篷遮面、麻衣蔽身的姜望,仅仅只是因为正宗的临淄口音,在客栈付房费的时候,竟然就收到了半价的优惠。掌柜的笑容满面,奉为上宾。 世俗的金银姜望早已不会在意,这件事情让他看到的,是昭国对齐国的彻底服从。 想当初,阳国再怎么慕齐,该赚的钱却也不会手软。胡由区区一个亭长,就敢偷窃重玄家的资源。后来的嘉城城主石敬,更是被利益熏眼,悍然兴兵来讨青羊镇。 而他现时在昭国展现出来的,是如此普通的身份,遇到的,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昭国人……这恰恰最有说服力。 也没有什么好感慨的,姜望径自锁上房门,开始了这一天的晚课修行。 搬运道元、梳理天地孤岛、探索内府、熟悉道术…… 有条不紊地完成着所有步骤。 惊喜便在不期而遇间到来—— 在第五内府的探索中,他遇到了异常合用的秘藏。 名为“殒神”,效果是增幅一成的神魂攻伐威能。 没有再等待的必要,对姜望来说,这就是最好的秘藏。 他果断将其摘下。 这是道脉腾龙游进五府海,探索五座内府以来,最快确定秘藏的一次,大约也可以算得上时来运转。 摘下第五秘藏的姜望,并未就此停歇,而是平心静气地继续着晚课。 这秘藏虽好,但说到底,所有的秘藏都是基于修者自身的实力,才能有更耀眼的表现。若换个普通的内府修士,连神魂攻击的门都摸不着,“殒神”的效果几等于无。 他对“殒神”很满意,但一两个秘藏的差异,对他现在的整体战力,影响已不会太大了。 如今五府摘得五神通,五大秘藏皆现,五门瞬发道术都已刻印,内府之境几乎已走到终点。 之所以用“几乎”二字,也只是因为还有一些向内探索的余地,在这个层次的战力,也还有提高的空间—— 但已经不多了。 姜望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自己的强大,有信心面对任何对手。当然,不能超出外楼去。 将新得的“五识地狱”和“怒火”再熟悉了二十遍之后,姜望调整自身,归复道元,缓和肌肉,让自己回到最巅峰的状态,而后进入了太虚幻境—— 今日是九月十五,太虚幻境福地挑战日。 他作为福地四十七虎溪山之主,将迎来福地第四十八名彰龙山主人的挑战。 对于福地挑战这等与强者交手的机会,姜望一向不肯错过。但偏偏流年不利,总能遇到一些事情,将其打断。就像上一次福地挑战日八月十五,他便在上古魔窟里度过了,连太虚幻境都联系不上。 福地之中,那日晷的虚影上,出现了一行道字—— 【福地四十八彰龙山之主发起挑战,是否应战?】 来都来了…… 姜望果断应下。 论剑台呼啸入星河,与另一座论剑台轰然对撞,合在一处。 对这一幕早已习以为常,姜望只专注打量着对手,却发现……是个熟人。 准确地说,他认识对方,他相信对方也认识现实里的他,但双方毕竟未有过交流。 此人高冠博带,颇有古儒士之风。 双眸深邃,表情端正,肩负一张大弓。 赫然正是曾代表宋国出战黄河之会无限制场的辰巳午! 其人竟是本名本貌,出现在这太虚幻境中……委实是稀奇, 姜望一贯在福地挑战上是不说话的,或者说,也没有太多的说话机会。 今天忍不住道:“想不到辰先生在此间,竟与现世相同,未做任何遮掩。” 辰巳午似乎并不意外自己被人认出来,抑或说,他本就有“天下何人不识我”的自信。 此刻反手将那张大弓取下,只淡声说道:“大丈夫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,生不辞颜,死不改色。是何人便是何人,又何须遮掩?” 辞颜更名又改姓了的姜某人干笑一声:“辰先生,请。” 辰巳午去过观河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