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苏打掺了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中年教授缓缓抽出了战刀,很明显,眼前这人也是狠角色。

就在战刀出鞘的瞬间,中年小鬼子突然凌空一刀砍了下来。

小鬼子偷袭,刘福全好像早就预料到了,不慌不忙,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中。

不过,看他劈下来的力度,对小鬼子的功力,刘福全有了计较。

甚至都看不清楚,是怎么从床上跳起来的,可见厉害程度。

看来这个小鬼子不一般,刘福全马上提高了警惕。

这让中年小鬼子心里吃惊不已,对方竟然眼睁睁看着战刀砍下来,一动不动。

本来这是虚招,迎战之人应左右闪躲。

那么战刀就会顺势斜劈,等敌人格挡之时,再变成斜撩。

这可是连着三个杀招,但是敌人不动,这招怎么下手?

当然,可以直接劈下去,就算是对方招架,重新来过就是。

但想要半途变成实招,顺着刀法,可就不容易了。

刘福全不动,中年小鬼子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砍。

战刀可不是这么用的,这样硬劈下来,相当于硬碰硬。

看到刀锋到了眼前,刘福全竟然不闪不躲,突然一个健步,到了那人怀里。

想想,一个人双手握着战刀,正在用力往下砍杀,被杀的人竟然到了怀里。

更可怕的是那人手里拿着一把钢刺,正在往自己胸口里扎。

这可不是同归于尽,战刀最多砍到对手,不致命,甚至还砍不中。

但是钢刺不一样,插进前胸,那是必死无疑。

中年小鬼子大骇,战刀对着边上一点,身形一转,快速跳到了几米开外。

“怎么,这就走了?”

刘福全看出来了,这个小鬼子想跑了。

仅仅一招,就能逼得这个小鬼子心惊胆战,勉强合格。

不过,刘福全还真担心他跑了,洞口的几个同志留不住他。

刘福全只能用话语先激将一下,不给他乱窜的机会。

说话之间,刘福全突然之间对着中年小鬼子小腿就扎了过去。

这是对刚才小鬼子偷袭的回应,出手非常快,角度更刁钻。

小鬼子这时就算是想拿刀劈杀,中间距离很大,够不着。

再说,他的战刀也无法格挡钢刺,谁让他站着呢。

只有一个办法,后退,躲开钢刺。

看着钢刺扎向小腿,这也是虚招,只要小鬼子闪躲,扎的就是脚。

小鬼子脸色变了,双脚点击,快速向后退去。

可是,就在这个时候,后面无声无息,一根竹刺扎了过来。

不讲武德,怎么可以这样!

十几件测绘装备,还有不少的装备,枪支也有。

特别是那几支长枪,可都是好东西,小鬼子三八式。

最重要的是几十幅地图,非常详细的地图,刘福全感叹不已。

小鬼子为了侵略中国,确实是精心准备,单从这一点上来说,要承认他们精明。

还有两个好东西,一部电台,两个望远镜,都是实用品。

7个人,收拾整理好了,背背抬抬,一件没剩,快速向回走。

幸好这些战士都是比较精壮的年轻人,身强力壮,走山路还算好。

两天后,7个人回到蘑菇洞,都累惨了。

不过看到他们拿回来的物资,战士们新奇不已。

物资不说了,很多设备确实没有见过。

指导员听完介绍,也是愤慨不已,这些小鬼子,该杀。

有了电台,以后跟上级联系,会便利很多。

望远镜,给了侦察班一个,还有一个刘福全拿了。

等刘福全休息完,才发现,山洞内好像多了一些人。

一问才知道,原来是周边村里的红军伤员,一下子来了31人。

这其中能作战的同志有25人,痊愈了正愁找不到组织,正好遇到了游击队的同志们。

另外还有十几个人,则是复杂的多,有当地百姓,甚至还有从土匪窝跑出来的人。

人数虽然多了,但刘福全跟郭强商量后,没有对当前编制进行改变。

把30多个新来的人分到了两个主力排中,一排28人,二排25人。

张猛任一排排长,李三牛任二排排长,这样更有利于未来作战。

侦察班加了两个当地人,其余的人全部编到了伤兵队中。

训练,张猛、李三牛也都是老兵,不用操心。

不过,刘福全还是把两人喊过来叮嘱了好半天。

相当于新兵训练了,有些新式方法一定要教给他们。

毕竟,刘福全掌握不少现代知识,特别是游击战、丛林战。

以后,游击队就要在山里跟保安团、黑狗子周旋了。

为了让同志们更好的理解和领会,刘福全还特意拉着战士们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晋庭汉裔

晋庭汉裔

陈瑞聪
频频回顾的是山峰,念念不忘的是大海。当姜维战死于成都大火的那一天,大汉帝国的余晖彻底消散了。 晋人站在他的尸体旁,挑出了一个斗大的苦胆,他们面面相觑。西晋帝国因这场胜利而建立,但未来将通往何方,答案却是惨痛的,四十年后,遍地哀鸿,九州涂炭,尸骨累累,饿殍如云。 在这场末世般的混乱中,因为责任与命运,刘备的曾孙,土生土长的安乐公世子,刘羡,踏上了复国之旅,他追寻着老师与大汉先祖们的事迹,与曹操、孙权
历史 连载 28万字
三国:屯兵百万,你管这叫普通县令?

三国:屯兵百万,你管这叫普通县令?

多喝热水啊
陆川穿越三国,靠着系统帮助将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一座庞大的县城,只想继续种田,全面发展农业、经济、文化和军事,奈何这些诸侯总来找他。 曹操:若能请得陆川出山,天下之大,还有谁能拦我? 袁绍:速速
历史 连载 119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