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盏粗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好家伙,你们俩咋还凑一起了呢?”陈文轩笑着问道。

“我的轩哥儿哟,你就不想一想,我跟麦当劳的工作就是相互配合的,我们俩不在一起跟谁在一起啊?拿的是啥啊?”胖胖无奈的说道。

“从陛下那里顺来的鹿腿,回头也焖了吧,这样大家伙都能尝尝味。”陈文轩随口说道。

麦当劳咧了咧嘴,就当自己没听见吧。

“不用搭理他,一阵阵的就会发疯。会馆那边有情况了吗?”夏诗竹问道。

“回公主,有几名长安城的胡商已经主动寻上门来,想要加入咱们的聚水商会。”麦当劳赶忙说道。

“嗯……,估摸着他们也该行动了。这个倒是无妨,想加入就可以加入,只要做好资格审核就好。”夏诗竹点了点头。

陈文轩竖起了大拇指,“不愧是夏姐姐,不仅人长得美,才思也是大的很啊。别人顶多是学富五车,夏姐姐的才华十车也拉不完。”

“别拿糊弄父皇那一套来糊弄我,还没跟你算账呢。”夏诗竹瞪了他一眼。

“好嘞,我先把肉给剃下来、焖上,晚上蝶衣妹妹就能吃了。”陈文轩美滋滋的丢下一句,屁颠颠的就往厨房跑。

夏诗竹一愣,气得咬起了嘴唇。

现在反应过来了,这个货就是故意的,不想跟商会的事情多操心,完了就气自己,好借机逃跑。

“各处会馆的建设怎么样了?”

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后,夏诗竹问道。

“目前都在有序进行着。因为有内卫司的人帮忙,倒是没有什么波澜。”麦当劳赶忙说道。

“招募人手这方面也在进行呢,商队的护卫目前已经更换了将近三成。不过还是以公子的卫队人员为主,也在于后续的军镇商谈护卫的事情。”

夏诗竹点了点头,“他们想要日子好过点,就带着他们一起玩。要是想不开,那也不用管他们。”

“水师这边到时候多给一些运费吧,也没有落到别处去。稍后在聚水县开设码头,也是需要水师的人把船直接开进来呢。”

“那么多处会馆兴建,把话传下去。谁敢中饱私囊,我可不会管他是内卫司还是哪里的人,一律砍头。”

“公主请放心,这个事在一开始属下就曾跟他们说过。”麦当劳赶忙说道。

一直以来,他都觉得夏诗竹这位公主是心善的。就算是在处理商会事务的过程中,有一些小问题,也都会妥善的处理好。

可是今天他算是见识到了夏诗竹杀伐果断的一面,既然说了会砍头,那就真的会砍。

这都让他心中捏了一把汗,因为他也不知道内卫司的人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。

哪怕内卫司只属于永炎帝管理,纪律相对严明很多。但是人的心思是不那么容易把握的,万一有人想不开呢?

而对于他来讲,真的觉得陈文轩这边对内卫司给予的照顾已经非常多了。等商会的规模扩大、十一仓建成之后,还会招揽更多内卫司兄弟们的家眷。

“对了,还有对各地官员查访的工作也操持起来吧。你干啥去?”夏诗竹又接着说道。

“呃……,我想看看轩哥儿需不需要帮忙。”

刚想溜走的夏承平心虚的说道。

现在说的这些事情,他听着脑壳都疼。面对着严厉的妹妹,他其实是很发怵的。

“老实坐着,听不明白也听。还真能没心没肺的过日子啊?”夏诗竹瞪了他一眼。

夏承平还能说啥?

屁颠颠的从亭子下搬了个小板凳过来,乖乖坐好。

“现如今从内卫司调过来的人,主要就是两方面的工作。一方面,是协调好商队行进的路线,主持好各处会馆的工作。”

“另一方面,就是帮忙梳理和查访各处官员的考评。尤其是对那些名声在外的,不管是大善还是大恶之人,都要仔细分辨。”

“至于说你们原本的工作,我不会给予任何的干涉。轩哥儿也曾跟父皇说过,若无战事,这些人便都是商会的人。除非有大战兴起,才会转民为兵。”

“这些商队护卫你们也要给他们好好的立规矩,没活的时候可以花钱养着他们。有了活的时候,谁要是松松垮垮的,可别怪我不客气。”

“工坊那边也在研究各种小玩意,都是那个货想出来的点子,其实就是为了将来大家长途行走的时候能够方便一些。”

“公主请放心,属下明白。”

麦当劳认真的说道。

听明白了,这就是夏诗竹的警告。

他们这些人在目前的工作中,要以商会为主,即便是内卫司的工作也得放在后边。

说各处会馆招募护卫的事情,其实也是在说他们。因为那边都是由内卫司的人负责的,那些人如何夏诗竹不会去管,她只会去找负责的那些人。

今天会这么郑重其事的说出来,就是要让他们打起精神头,思想别滑坡。别以为是内卫司的人,就怎么怎么样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汉末圣人

汉末圣人

鸣奇
简介:东汉末年,朝局纷乱,人心已然不古,道德尚未消亡。这时的曹操,还是那个十年饮冰、难凉热血的慷慨青年这时的袁绍,还隐居在野,等待天下有变这时的董卓,还在摧锋陷坚,守护着大汉山河这时的刘备,还是一个在卢植门下,喜欢狗马音乐的少年乱世将临,五胡即至,中华民族站在历史的岔路口。文人救不了华夏,武夫救不了华夏,阴谋家亦救不了华夏。圣人不出,国运不兴。稚子曹昂,欲“救百姓于水火,挽国运于危亡”,许下拏云之
历史 连载 322万字
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

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

无相黄叶
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的王文龙穿越到了明代,身处万历二十七年,不会写八股文也不懂得打仗。恰逢明代出版鼎盛期,王文龙只得抄书混个糊口。没成想这一来他佳作频出名震天下:《儒林外史》《红楼梦》《海国图志》……太监中官想要招揽他,东林党人称他博学,传教士发现他比欧洲人还了解大航海历史,而王文龙也在不知不觉间踏上了改变时代的脚步。
历史 连载 154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