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鸣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公元329年,正月的凛冽寒风如同一把把锐利的钢刀,无情地刮过长安那满是疮痍的残垣断壁。这座曾经辉煌一时,作为前赵都城的城市,此刻正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之中。

兄长刘胤神色匆匆地赶来,他的身影在黯淡无光的日光下显得格外沉重,仿佛背负着整个前赵的兴衰荣辱。然而,他的眼中却燃烧着不甘失败的熊熊火焰,那火焰中透着坚韧与决绝。“熙弟,如今的长安已然危若累卵,石勒那如狼似虎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如洪水般杀到。我们已毫无退路,必须尽快转移。上邽(今天水市)地势险要,四周环山,易守难攻,或许能成为我们在这乱世中最后的立足之地。”刘熙抬起头,望着兄长那坚定如磐石的目光,心中五味杂陈,犹豫了好一会儿,才缓缓地点了点头。

时光如白驹过隙,匆匆流逝。转眼间,八月的上邽,暑气依然未消,空气中弥漫着闷热与压抑。刘胤身着战甲,身姿挺拔地站在城楼上,目光远眺,望着城外那集结起来的数万士众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的壮志豪情。“数月以来,我们在上邽休养生息,韬光养晦。如今,各地豪杰听闻我们的号召,纷纷响应,愿意与我们并肩作战。此刻,正是我们夺回长安,重振我前赵雄风的绝佳时机!”他的声音洪亮而激昂,如同洪钟一般在军中久久回荡,瞬间激起一片激昂的回应。士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,高呼口号,士气高涨到了极点。

武都郡,山川环绕,地势复杂。郡内的汉人聚居地,一位名叫陈武的教书先生听闻刘胤起兵,放下了手中的书卷,走出学堂。他站在学堂门口,对着一众学生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说道:“我等深受前赵恩泽,如今国势倾颓,正是我等挺身而出之际。刘胤将军起兵,意在复兴前赵,还我太平盛世。诸君,愿与我同去否?”陈武虽是一介书生,此刻却目光如炬,言辞恳切。众人被他的话语所感染,纷纷响应。很快,一支由教书先生、学生、农夫、猎户等组成的队伍形成,他们带着对前赵的忠诚和对太平的向往,踏上了追随刘胤的道路。

新平郡,地处边陲,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。当刘胤起兵的消息传来,一位名叫哈雅的胡人头领,召集了族中勇士。哈雅骑在马上,挥舞着马鞭,对族人们说道:“这些年,我们在乱世中艰难求生,前赵虽历经风雨,却始终庇护着我们。如今,刘胤将军要夺回长安,重振前赵,我们怎能坐视不管?随我去,为我们的家园,为我们的未来而战!”哈雅的族人纷纷响应,他们骑着骏马,手持弯刀,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,向着上邽奔腾而去。

扶风郡,文化昌盛,名士众多。郡内的一位名叫李贤的名士,在得知刘胤起兵后,奔走相告。他对身边的友人、学子们说道:“前赵乃我等之根基,如今刘胤将军奋起,欲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。我等虽不能征战沙场,却可出谋划策,为复兴前赵贡献心力。”李贤的话语,激发了众人的热情。许多文人墨客、有志之士纷纷追随他,带着满腹经纶和一腔热血,前往上邽,希望能在刘胤的帐下,为前赵的复兴出一份力。

陇东、武都、安定、新平、北地、扶风、始平各郡的胡人、汉人,带着不同的身份、背景和武器,从四面八方,向着长安的方向如潮水般汇聚而来。一时间,刘胤的军队规模迅速壮大,声势浩大得令人震撼,旌旗遮天蔽日,远远望去,仿佛一片涌动的彩色海洋。

前赵的军队虽然士气高昂,怀着满腔的热血与复国的信念奋勇作战,但在石虎那训练有素、装备精良的铁骑面前,渐渐显露出了败势。战场上,刀光剑影闪烁,鲜血四溅,前赵士兵们的身影一个个倒下,染红了这片黄沙漫天的土地。刘胤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将士们接连倒下,心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,却又无力回天,只能咬着牙,率领着残军,狼狈不堪地逃归上邽。

可惜,命运并未对他们露出哪怕一丝怜悯的微笑。不久之后,石虎的军队如饿狼般疯狂地攻破了上邽城。刹那间,城内火光冲天,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要将整个城市吞噬。哭喊声、惨叫声交织在一起,响彻云霄,仿佛一曲悲壮的挽歌。刘熙、刘胤以及将军、郡王、公卿、校尉以下三千多人,在这场残酷无情的战争中,纷纷被石虎的军队擒获。

城破之后,石虎下令屠城,以震慑那些可能反抗后赵统治的残余势力。士兵们在城中肆意烧杀抢掠,百姓们四处奔逃,却无处可躲。街道上满是尸体和鲜血,房屋在大火中轰然倒塌,曾经繁华的上邽城,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。

石勒听闻石虎的胜利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他深知,前赵的覆灭意味着他的势力将进一步扩张,成为北方当之无愧的霸主。但他也明白,在这乱世之中,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敌人等待着他,想要真正统一天下,还有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走。

此时,将军蒋英与辛恕挺身而出,收拢残兵,聚集起了数十万之众,试图在这乱世中稳住局面,保住长安这座承载着前赵辉煌与希望的都城。然而,面对城外后赵势力的步步紧逼,城内粮草短缺、士气低落,局势愈发艰难。

辛恕长叹一声,点头道:“我也深知此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