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鸣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公元398年,岁在戊戌,北方大地的局势犹如狂风骤雨中的湖面,动荡不安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,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,刚刚在与后燕的战争中大获全胜,他的目光却已投向更广阔的中原大地。

“陛下,臣以为迁都一事,关乎社稷兴衰,不可不慎重考虑。”大臣长孙嵩上前一步,拱手说道。

众大臣面面相觑,一时无人再敢进言。就这样,迁都平城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。

“阿爹,我们为什么要离开盛乐呀?”一个小男孩拉着父亲的手,好奇地问道。

历经数月的跋涉,拓跋珪一行人终于抵达平城。此时的平城,虽比不上盛乐那般熟悉亲切,但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。

迁都之后,拓跋珪立刻着手推行汉化政策。他下令仿照汉族的政治制度,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,选拔有才能的汉族士人入朝为官。

拓跋珪微微点头:“崔爱卿所言极是,此事就交由你去办理。朕要让天下有才之士,皆能为我北魏所用。”

“陛下,这是新培育的粮食品种,产量比以往高出许多。”一位老农捧着一捧粮食,献给拓跋珪。

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原文化,拓跋珪还大力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。他以身作则,迎娶了汉族女子为妃,并鼓励皇室宗亲、大臣们与汉族联姻。

公主微微一笑:“陛下此举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,我身为皇室成员,自当以身作则。而且,我也想看看,这汉族的文化究竟有何魅力。”

“客官,您看看这丝绸,可是从江南运来的上等货色。”一位商人热情地招呼着顾客。

在文化方面,平城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、学者高僧。他们在这里交流思想,传播文化,使平城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。

“阿弥陀佛,佛法无边,我们都是在修行的路上。在这平城,能与各位志同道合之士交流,实乃贫僧之幸。”

“陛下,我们鲜卑族向来以骑射为生,如今却要学那些汉人的东西,这成何体统?”一位鲜卑贵族怒气冲冲地说道。

面对拓跋珪的强硬态度,那些反对汉化的鲜卑贵族也只好暂时闭嘴。但他们心中的不满,却如同一颗颗定时炸弹,随时可能爆发。

“陛下,您这样做,恐怕会引起部落首领们的不满。”长孙嵩担忧地说道。

在拓跋珪的努力下,北魏的国力日益强盛。周边的一些小国和部落,纷纷前来归附。

乾壁烽火

“陛下,此次进攻北魏,臣愿率前锋部队,直捣其辎重要地乾壁!”姚平单膝跪地,目光坚定地望着姚兴,声音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果敢。

姚平领命而出,与狄伯支迅速整军出发。四万大军如一条黑色的长龙,向着北魏边境蜿蜒而去。一路上,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,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。

姚平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:“狄将军多虑了,那拓跋珪大概还在平城逍遥,怎会料到我们会突袭乾壁。此次定要打他个措手不及。”

攻城战就此打响。后秦士兵们扛着云梯,呐喊着冲向城墙,城上的北魏守军则拼命抵抗,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,一时间,喊杀声、惨叫声交织在一起,鲜血染红了乾壁城的土地。

“将军,这样下去不是办法,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,伤亡也越来越多。”狄伯支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
也许是上天眷顾,在攻城的第六十一天,后秦军队终于找到了乾壁城防守的破绽,一举攻破了城门。

然而,姚平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胜利的喜悦,就接到了探马的急报:“报——拓跋珪亲率大军前来反击,前锋拓跋顺及长孙肥已率六万兵杀来!”

拓跋珪得知乾壁失陷后,雷霆震怒,当即亲率大军出征。他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上,身披黑色铠甲,眼神中透着冰冷的杀意:“姚兴小儿,竟敢犯我北魏,我定要让他有来无回!”

“将军,前方发现一支后秦骑兵!”长孙肥策马来到拓跋顺面前,眼中闪过一丝兴奋。

这二百后秦骑兵还没来得及反应,就被长孙肥率领的魏军重重包围。后秦骑兵虽奋力抵抗,但终究寡不敌众,尽数被擒。

于是,姚平率领后秦军队匆匆撤出乾壁城,一路向南逃窜。拓跋珪得知后,立即下令追击:“给我追,务必在柴壁追上姚平!”

“将军,我们已经被魏军包围了,这可如何是好?”狄伯支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魏军,心急如焚。

拓跋珪率领魏军将柴壁城围得水泄不通,他站在营帐前,望着柴壁城,冷冷地说道:“姚平,你今日插翅难逃,乖乖投降吧!”

“陛下,这柴壁城易守难攻,我们一时难以攻破,不如派人截断汾水,让城内断水,看他们还能撑多久!”拓跋顺向拓跋珪建议道。

于是,魏军开始在汾水上游修筑堤坝,截断了汾水的水流。柴壁城内的后秦军队很快就陷入了缺水的困境,士兵们干渴难耐,士气更加低落。

姚平望着士兵们干裂的嘴唇,心中犹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