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夕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人家凭什么要给你面子?”

“哦,对,你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,天下所有人都应该围着你转。”

“谁不让你满意,你就可以不管不顾的打上门去?”

昭武帝怒极反笑,阴阳怪气的继续说道;“那朕现在也不给你面子了,你心里是不是也想教训朕一顿啊?”

“儿臣不敢”

“你不敢?这天下还有你不敢的事?”

“你可是太子爷,威风凛凛的大人物呢。”

太子低头不敢言语,他明白自己的父皇此时已经气愤到了极点。

“来人,给朕打,狠狠的打,朕倒是要看看是咱们太子爷威风,还是朕的板子更硬。”

高福闻言,有些瑟瑟发动的领命退下。

他跟随昭武帝多年,还是第一次见到昭武帝如此震怒。

边上的皇后此时也被吓住了,她同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模样的昭武帝。

“皇上,是臣妾管教无方,请皇上降罪。”

闻言,昭武帝看了跪下去的皇后一眼,沉默了好一会,才伸手将她搀扶起来。

虽然他很生气,但也知晓,这是不能完全怪皇后,毕竟皇后这段时间做的那些事,他都看在眼里,已经很尽心尽力了。

奈何还是被人钻了空子,再说了太子又不是皇后一个人的孩子,他这个做父亲的不也没有管教好吗?

“皇后这事不怪你,都是这个孽障自己惹出来的事。”

他话落下,高福已经带着人走了进来。

“拖下去,给朕狠狠的打,他不是威风吗?朕今天就要打得他在威风不起来。”

高福领命退下,不多时外面就响起了太子的惨叫。

整个凤栖宫的宫人听到这个惨叫都是浑身颤抖的低着头。

“皇上,那个赵燕儿,臣妾是一天也忍不下去了,恳请皇上降旨取消这门婚事。”

闻言,昭武帝沉默了片刻,点头道;“高福拟旨,曹国公之女,德不配位,不堪为太子妃,特废黜其与太子的婚约。”

“曹国公教女无方,暂且停掉所有职务,回府思过。”

今日这事,已经闹到了这地步,赵燕儿自然是不能再继续放任下去。

而纪国公府那边也必须给个交代才行。

至于霍君瑶那边,昭武帝虽然也是有些不满,但到也没有想过要去处理她什么的。

一来这事是太子无礼在先,任谁被这般一再针对,也都会有火气,更别说今日的情况还这么特殊,太子如此不给面子。

也不怪人家会愤怒。

再来也是考虑到,霍君瑶现如今手里掌握着的东西,那可关系着整个虞朝未来。

孰轻孰重,他心里还是很有谱的。

“皇后,纪国公府那边,还得你亲自过去走一趟才行,今日这事是咱们做得不对。”

“至于昭德所说的那些话,不过是气头上的无心之言,你也不要放在心上。”

闻言,沈皇后也明白昭武帝的意思,点头道;“臣妾明白,昭德也是被气狠了所以才会如此,臣妾心里并没有怪罪她。”

“嗯,皇后明白就好,你且先去吧,太子朕还需要教训一二。”

沈皇后点了点头,此时昭武帝还以太子作为称呼,那就说明太子的这个位子暂时是保住了,至于说教训什么的,她倒是没有放在心上。

甚至还觉得如此更好,昭武帝越是教训得狠,那么太子的位子就会越稳固。

怕就怕昭武帝直接不教训,那么太子这个位子就会真的很危险了。

毕竟一旦选择放任,那就是已经没了期待,就等着来一波大的,直接废掉他的位子。

现在他还愿意去教训,那就说明心里还有期待,还有希望他能变好的一天。

皇后让人给她更衣,随后出了凤栖宫,在看到太子被打得惨兮兮的样子,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。

虽然也有心疼,但是她很清楚这是他必须要经历的。

反倒是她此时心里松了一口气,至少最麻烦的事已经处理好了,太子的位子保住了,至于后续的一些善后工作,虽然也有不小的麻烦,但她有自信能处理好。

被按在那里的太子见到沈皇后,连忙伸手想要求助。

然而沈皇后却直接收回了目光,快步离开。

见此情形,太子心里最后的救命稻草也算是没有了。

“打,给朕狠狠的打,只要不死,不残就行。”

昭武帝不知何时已经走了出来,见到刚才皇后的样子,心里也是很满意。

在大是大非上,皇后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他放心。

“父皇,儿臣知错了,儿臣再也不敢了,您就放过儿臣吧。”

然而昭武帝却一点没有动容的意思。

并且还指挥着下人继续打。

另外一边,高福已经拟好了圣旨,火急火燎的就去了曹国公府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恶毒美人被大佬们狠狠惩治了

恶毒美人被大佬们狠狠惩治了

星云特调
假少爷裴宁谕弄死裴家真少爷的那天,以为自己鸠占鹊巢得来的位置会永远稳固。哄骗住兄长、清扫当年知道真相的旧仆、与贵族omega联姻……他居心叵测、算计重重地巩固着自己的地位。 几乎算无遗策。只是,裴宁谕没想到他居然会在众目睽睽下分化为beta。在帝国,财富与资源被alpha垄断,omega依赖信息素匹配度得到alpha的宠爱。而上流社会中beta的作用就是,去替代alpha精心呵护的omega爱人来
历史 连载 0万字
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

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

无相黄叶
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的王文龙穿越到了明代,身处万历二十七年,不会写八股文也不懂得打仗。恰逢明代出版鼎盛期,王文龙只得抄书混个糊口。没成想这一来他佳作频出名震天下:《儒林外史》《红楼梦》《海国图志》……太监中官想要招揽他,东林党人称他博学,传教士发现他比欧洲人还了解大航海历史,而王文龙也在不知不觉间踏上了改变时代的脚步。
历史 连载 154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