痴冬书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真不知道,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支那部队。”

江对岸,一个鬼子上尉在感叹这一场漂亮的诱奸战。

(竹下俊,毕业于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,后在德国的柏林军事学院学习,是日本北辰一刀流大弟子,剑道八段,后继任为流主。在日军攻占南京的时候,他曾经亲帅一支特战小分队,攻破城门)

“长官,中村君他们真的回不来了吗?”

一个鬼子少尉,似心有不甘,问向竹下俊。

竹下俊微微点了一下头,无奈的道:“回不来了,他们已经落入了敌人的陷阱,我们撤退吧!”

竹下俊直接下达了撤退的命令。因为他知道,自己是被敌人狙击了。

对,这是狙击,而不是伏击。他的敌人目的很明确,就是要消灭前来救援的日军小队。

只是他有些奇怪,这个位置相距672团的防区要有八公里,他无论如何计算时间,敌人都不够时间设伏。

除非他的敌人,提前就知道,会在这里有一个被击落的,跳伞的帝国飞行员少尉,然后一直等在这里。

否则,这个时间是无论如何都不够。

只是他不明白,对方如此精明,为什么时隔片刻,还是有人从林子里出来,去捡武器弹药。是觉得他走了吗?还是帝国的武器对对方的吸引力太大了?

竹下俊有些想不通,于是命令自己的通讯兵向情报机构,询问112师,672团的情况。

他相信,这支部队的指挥官,一定不是泛泛之辈。
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
而与此同时,端午也觉察到了自己的敌人不是一般人,因为一般人,绝对训练不出如此精悍的战斗小队。

也就是说,中国相对于日本,又落后了一步。

同样是出国留学,同样学到了德国先进的战术。但是日本人能学以致用。而中国人呢?却在默守陈规。

所以这也难怪,淞沪会战败了,江阴会战败了,南京保卫战也败了。

中国人不是败给了日本人,而是败给了自己的安逸。

“团座,弹药还是不够啊。四十几个鬼子,机枪弹与步枪弹加在一起也就四千多发。再加上我们这一战消耗的,赚的少。还死了那么多人。这账不划算啊。要是小鬼子都这么厉害,再打下去,咱的这点人,恐怕不够拼啊!”

老算盘来找端午汇报战损。

但其实不用他说,端午也清楚现如今的状况。

“不会的,鬼子不可能都这么厉害。咱们今天碰到的是日军精锐。老子就不信,鬼子都是精锐。”

端午故意说的很大声,而那些因为一场突如其来败仗而颓废的士兵,则因此再度高昂起了他们的头颅。

因为端午说的没错,他们今天只是恰巧碰到了鬼子的精锐而已。鬼子难倒都是精锐?这根本不可能。否则这一队鬼子,也不可能被称之为精锐了。

谢晋元问道:“团座,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?”

“吴福线,那里有很多鬼子在等着我们杀。到时候,你们就不会抱怨,武器弹药少了,我会让你们捡到手软。”

端午微笑,战士们便再度欢腾了起来。因为有团座在,他们就不用担心任何问题。他们要吃的,有吃的,要武器有武器。而这也正应了那一句话。

端午在拉队伍的时候,便说过:让他们吃最好的,用最好的。小鬼子用什么武器,他们就用什么武器。

而现在,果然端午没有食言。他们一直都是吃最好的,用最好的武器在与小鬼子战斗。

所以,倘若如此,他们还要打败仗的话,他们都会觉得对不起团座。

而且尤其是朱胜忠,在回来后便一言不发。憋了许久,这才找端午请罪。

端午仅是拍了朱胜忠的肩膀一下,并没有说什么。

朱胜忠挠着脑袋,不知道团座这是什么意思。

此时,谢晋元走过的时候,提点了一下,道:“团座的意思是,这次遇到的是鬼子精锐,他不怪你。不过下一次,你小子再出错,团座饶了你,我也得处分你。”

“嘿嘿,是长官,是长官。”

朱胜忠点头哈腰,还外带敬礼。

谢晋元无奈的摇摇头,然后便紧追端午去了。

一行人沿着江岸,一直向下走,目标便是吴福线。

此时的吴福线,显得略微有些混乱。

究其原因,撤退速度太快,而且撤退混乱。

上下的建制,几乎都被打乱了,集团军找不到军、军找不到师、师也找不到旅的情况非常严重。

但最主要的是,吴福线的国防工事,并不是一道立即可以使用的工事,而是需要防守部队在战前提前进驻,然后拿到国防工事部署图构筑野战工事,将永备和半永备火力点相连接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的。

但问题是,淞沪会战以来,各部队都被调到了淞沪第一线参战,在吴福线与锡澄线,这两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大唐:父亲您不造反,我造反!

大唐:父亲您不造反,我造反!

扑街蜘蛛呀
【杀伐果断】+【金手指】+【开疆拓土】+【工业革命】+【大航海】 本书又名《太子别卷了,大唐已经九龙一朝了》,《大唐:父皇你这个年纪,你怎么睡得着呢? 》,《我,李承乾,史上最稳太子》 穿越到平行大唐世界,成为还是秦王府世子的李承乾身上? 面对犹豫不定的李世民。 李承乾:父亲,您不造反,那我可就造反了! 大伯和四叔的脑袋在地上滚,大家都舒服了。 五姓七望:杀叔宰伯,悖逆无道! 你德不配位! 皇亲国
历史 连载 188万字
唐时明月宋时关

唐时明月宋时关

江左辰
唐时明月照心寂,北宋雄关铁衣寒! 南唐风月,诗词歌赋,有苏宸的才华横溢。 北宋边关,金戈铁马,有苏宸的挥斥方遒。 这是五代末北宋初,一个风云际会、列国峥嵘的时代。 且看苏宸如何在唐宋变革时期,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! 本书普1群Q:1081454875(欢迎加入)
历史 连载 228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