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夕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沈皇后听了也是连连点头。

同时心里对昭德郡主这个外甥女也是多了几分感激。

她膝下就两个儿子,废太子已经是彻底废了,在想要起来基本已经没可能了。

所以她的希望几乎都放到了文若这个小儿子身上,她是皇后,自然也希望下一代国君是自己的亲儿子。

至于说齐王和楚王,说实话,在现如今她的心里,对他们二人有诸多的不满。

想想也是,废太子虽说是自己个不成器,但是齐王和楚王的围追堵截和步步紧逼,也是导致废太子走上歧途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可以说,废太子会变成现在这样,有至少一半的原因是因为齐王和楚王的逼迫。

如果以前因着嫡母的身份,她对齐王和楚王多少还有几分爱护之心的话,那么经过废太子的事之后,那点点爱护之心就全都没了。

甚至可以说,她没有针对二人那都是她这个做皇后的大度,要不然凭借她的能量,以及沈家在关中门阀的地位,想要断绝这二人的储君之路可谓是轻轻松松,甚至都能把他们弄出京城。

为什么没有动手?一方面是沈皇后知晓,她若出手,只怕多年累积的名声就会毁于一旦,二来则是昭武帝从来就没有隐瞒过她关于齐王和楚王的一些看法。

她很清楚,即便自己不动手,齐王和楚王也休想成为储君,甚至如果齐王和楚王再继续蹦跶,能不能继续做这个亲王都不见得能行。

至于说弄死二人,沈皇后从来没想过,多年夫妻她最是清楚昭武帝的心思,最是重视亲情,不到没办法会还的时候,他是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儿子痛下杀手。

瞅瞅废太子的所作所为,放在别的人身上,别说一条命,只怕九族都不一定能保得住,但是昭武帝却顶着朝臣和百姓给的压力,硬是保住了废太子一条命。

齐王和楚王呢,就算在蹦跶又如何,在她看来也就只是一些小打小闹,至于说造反什么的,他们压根就不敢,退一步说,即便是造反,他们想要在昭武帝手下取得好处也是万万不能。

没有大影响,昭武帝压根也不会对他们下杀手,最多就是圈禁起来而已。

为了这样必然会成型的结果,堵上自己多年累积的名声,以及文若皇子的未来,她觉得不值得。

文若皇子还小,还需要她这个母后为了坐镇,这样他将来站出来的时候,还能震慑住更多的人。

“朕打算,明日开始就让文若参与朝议,你觉得如何?”

闻听此言,沈皇后先是一喜,不过紧接着就是有些担忧的反问道;“文若还年幼,如此会不会不太好?”

现在的文若皇子不过十二岁,参加朝议什么的确实有些太早了一点,虞朝的皇子们通常都是十五才会参与朝议,同时到了十五就会封王,出宫开府。

十二岁就去参加朝议,这也算是独一份。

除开跟以前的规矩不太一样之外,她也担心,皇上这样的举动,会让某些人察觉到不对劲。

齐王和楚王可不是傻子,还有那些个朝臣也不是傻子。

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沈皇后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器,但也担忧他小小年纪承受压力。

“朕知晓你在担心什么,这一天也迟早会来,与其继续等待,倒不如让他先见识见识朝堂上的波谲云诡,放心有朕盯着,还能让他被人欺负了去不成?”

废太子的事,他可是吸取了不少的教训,这一次的文若,他非常看好,自然得好好的盯着。

而且过去的一段时间,他也在霍君瑶的教导中,提取出来了不少有用的东西,他觉得自己应该也已经懂得如何教导孩子了。

见他这样说,沈皇后也知晓很有道理,总是要让他提前经历一下才行,免得又想废太子那样不知天高地厚。

“既然皇上已经有了打算,臣妾就不说什么了,这一次臣妾也会用心教导文若。”

夫妻二人此时也都注意到了过往对废太子的教育上出了不少问题。

昭武帝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,夫妻二人又闲聊了一会,便一同去了寝殿。

次日,是个大朝会。

早早的承天门外就聚集了不少文武大臣。

皇宫凤栖宫,沈皇后拉着文若的手叮嘱着他上朝的一些注意事项。

“今日是你第一次上朝,你要做的就是安静的去听,去看,不要胡乱发言,你父皇不询问你,你能不开口就不要开口,只需要安静的听着百官商议。”

“还有将他们说的做的都记下来,然后反复思考,尽可能的从里面学习东西知道吗?”

文若皇子对于第一次上朝也是多有紧张和期待,听着母后的叮嘱他也是连连点头,全都记在心里。

多听,多看,多思考,不要胡乱发言。

很快就有内侍过来传话,让文若皇子赶紧过去,早朝要开始了。

沈皇后亲自送文若皇子离开凤栖宫,直到看不见文若的背影这才回身。

“娘娘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三国骁雄韩遂

三国骁雄韩遂

姚戎
序言 本小说主角韩遂,从距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尚有21年的公元164年冬写起,尽量吻合史料记载的重大事件和时间,重在推演东汉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。介绍了东汉末年许多重量级人物以及他们的来龙去脉。历史人物的重要职位、重要事件及时间基本遵循历史。通过文学手法将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使之生动鲜活。 184年,韩遂以凉州小官吏身份被大将军何进召见,同年因在西凉名望大而被逼迫参加叛军,187年灭叛军首领掌握军权,
历史 连载 456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