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9章 追逐 (第1/2页)
情何以甚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赏心悦目bagzone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姜望昨夜复盘的时候,看到至瘟部、原土部与铁木部隐隐对赤雷部形成包夹之势,就断定这三家今日会有所行动。 彼时庆火元辰还幸灾乐祸,觉得赤雷部今日会被拉下马来,甚至直接被淘汰。 但现在,至瘟部和铁木部都已经消失了,作为这两部棋主的天外来者生死不知。 姜望又仔细找了找,才在距离赤雷部很远的地方,找到了代表原土部的黄色光点。 四海商盟的方崇还在!只是后退,并未淘汰。 他当然不是有多关心方崇,而是因为方崇的逃生大概能够说明一件事,即雷占乾的实力固然强,但还没有强到让人绝望,没有强到让方崇逃都逃不掉的地步。 至于前一天雷占乾与姜无邪的交手,其实姜无邪仅以身免的结局,并不能说明太多,因为再怎么敌对、再怎么竞争,姜无邪那也是大齐皇子。雷占乾应该没有杀他的胆子。 从王权之契上的各色光点来看,整个生死棋局里,现在还剩六十三支队伍。 百支队伍从生死棋的四个方向,向中心点出发。两天半过去,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队伍被淘汰。 最值得注意的始终是赤雷部。 昨夜入夜的时候,赤雷部定格在三百一十二位,到现在是四百一十三位。前进了一百零一位。 乍看之下,并不如庆火部前进一百八十位的幅度大, 但赤雷部的这个速度,是在至瘟部、原土部、铁木部这三支队伍的围剿下取得!这就很可怕了。 打破了三部围剿,接下来是否还有谁敢拦路? 若一马平川的话,速度又该有多快?庆火部还能有追上去的机会吗? “还不够。”姜望看着王权之契,一边走一边摇头:“我需要你们以极限速度前行。” 他感到了一种紧迫感。 所有的庆火部战士,全都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。 此行主要是靠姜望,他们的作用本就在“规则视野”,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自己成为累赘。 其实如果抛开其他因素的考量,棋主若具有超凡实力,独自前行一定更快。 但现实就是,很多因素无法抛开。 第一点是因为生死棋的规则,进入生死棋需要各个位置满员,而离开生死棋,要么就是战死,要么就是整队一起退出。不存在几个退出几个留下的情况。至于棋主独行,队伍在后面自己慢慢追赶,也同样行不通。最终的中心点,需要“全队”到达才作数。先到的也要等后到的。 庆火高炽最先选择几个老头陪姜望进生死棋,就有让姜望坐视他们死去,从而轻车简从的打算。 但这其实也并非最优解。原因在于第二点因素。 在生死棋中,仅靠棋主的视野,过于偏狭,很可能发现不了“生点”,甚至与“生点”擦肩而过。运气不好的话,个人实力再强,也只能在生死棋局的夜晚黯然退场。 第三点因素在于,对实力相差不大的对手来说,先手后手的差别太大了。“规则视野”的范围大小,有时候决定的是遭遇战的生死。 在尾部这些队伍,姜望或许可以依靠实力平趟。到了最后的竞争阶段,面对雷占乾那些人,他绝不能在“规则视野”方面落后。 这三点,是他坚持带着全队前进的原因。 最后又看了一眼王权之契上代表净水部的蓝色光点,李凤尧现在总共前进了三百八十七位。 姜望收起王权之契,结束了这次察看对手位置的机会。 庆火部急速前行,一路上无论遇到什么阻碍,姜望全部一剑斩之。几乎完全没有迟滞过脚步,也没有停下来让队伍休息一下。 正行进间,一种难以形容的力量忽然降临。 姜望的身形定住,两侧的景象开始不断倒退。 姜望不言不语,只默默计算距离。在生死棋中,生死棋局的规则是他无法拒绝的。 在默数之中,整整倒退了二十个棋位,才结束这次“被倒退”。 而他的队伍还停在原地。 姜望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 庆火部过快的前进速度被尾部的其他队伍注意到,于是有队伍在通过关隘后,选择拖延他们,直接将庆火部的棋主,也就是姜望本人,倒退二十位。 有些队伍完全没有前进的雄心,只想着在尾部的排名,还能够稍高一些。 这种倒退并不仅仅是棋位上的倒退,之前经历过的、解决过的那些阻碍,也会重新出现,而不必遵循生死棋局夜晚才会恢复一切的规则。 也就是说,姜望需要重新打通这二十位的阻碍。 没有抱怨,没有咒骂,甚至连气恼的情绪都没有。 姜望只是再次往前,剑出,剑斩,大步前行。 没有什么好生气的,在竞争之中,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 甚至他也早就针对这种情况有了预案,在棋主“被”后退的时候,其余人按照之前的命令,收缩原地防守,防备有可能的袭击。 姜望很快就重新打通了这二十个棋位,赶回原位与庆火部战士汇合。 对方犯了一个错误,将一个棋士或者棋相回拖二十位,都要胜过回拖姜望。因为那样还需要姜望回身去带人,除非那名被回拖者自杀,否则庆火部就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。 但姜望并不打算因为这个错误,就选择原谅。 “所有人散开最大规则视野,”姜望赶回原位的第一时间就吩咐:“按照我们之前遇到的石碑规则,选择拖延我们的时候,对方一定在百位之内。找到他们!” 找到雷部这支队伍的过程并不麻烦,生死棋已经进行了两天半,此时此刻还能跟他们庆火部纠缠的,哪会是什么强者队伍。相较于姜望他们来说,行进速度可以称得上极慢。 “看到了!”庆火元辰怒喊。 砰砰砰